版權所有 采購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中心 建設單位 國家職業資格信息中心
采購師考試采購師培訓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33712號
未經許可嚴禁復制或鏡像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試卷一:理論知識考核
一、判斷題:
1、在選擇供應商報價評估標準時,與其它因素相比,成本不是決定性考慮因素,以及成本不能確定的情況應選用最低價格標準。
2、評估供應商的報價時,價值評估方法是將一個報價的非成本優勢與它的關聯成本進行對比,這個成本既可以是采購價格也可以是所有權總成本。
3、使用加權評分法對供應商的報價進行評估之前,應確保對供應商的選擇是建立在對許多相關標準進行全面評價的基礎之上。
4、邀請供應商的數量越多,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 采購方會獲得較低的報價,因此一般來說邀請供應商的數量是越多越好。
5、當采購成本或風險相當大并且公司只有有限的技術知識和供應市場條件及選擇時,選擇供應商的數量應該是少數幾個;
6、在接受與評估報價時,反常的低價格可能是因為,供應商因不完全了解需求而不能給出正確的價格范圍,采購方會因此受益;
7、一般而言,采購過程中有兩個階段需要同供應商談判:合同前階段和合同后階段;
8、作為采購方的一名采購員,你的最重要的談判伙伴是來自公司內部其它部門的同事,而談判對象只能是供應商;
9、充分了解所要滿足的需求和所采購產品的采購供應戰略是進入談判之前必須做到的;
10、希望與供應商建立的關系類型對談判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談判之前應對特定供應商關系類型有明確的意向;
11、通過觀察供應商的準時交貨率是在提高還是在下降,將有利于判斷供應商的未來可獲得性能力績效;
12、供應定位模型可以幫助企業基于采購項目的可獲得性來權衡采購項目的相對重要性;
13、企業的業務在供應商以上中的價值高低決定了供應商可能被激發出的積極性程度高低;
14、接近性和物流安排是評價供應商服務與響應能力時要考慮的要素;
15、評價潛在的提供杠桿型采購項目的供應商時,企業的目標是降低采購成本;
16、評價關鍵型采購項目的供應商時,企業必須要調查其在供應能力和供應意愿兩方面的因素。
17、在供應商感知模型中,一個供應商所處的象限將反映出企業對供應商可能持有的態度;
18、如果企業的業務戰略與供應商的業務戰略高度一致,那么供應商與企業進行業務合作的積極性就會更高;
19、企業在篩選供應商時,那些主動與企業接觸的供應商應該是首先被選擇的對象;
20、在進行供應商調查時,調查問卷中問題的設計原則應該是要能確保供應商的回答能夠使企業按照已經確定的標準進行評價;
21、在準備和規劃談判時,除仔細考慮本公司的利益所在之外,你不能夠去考慮供應商的利益及他們的談判立場。
22、多個變量的談判區要比只有一個變量的談判區更加容易決定,因為種種原因多個變量使得談判者有了更大的談判空間 ;
23、當進行短期交易的談判時,雙贏總是最好的方法;
24、一旦達成協議,你需要確保協議中經過談判達成的條款都能夠實施,談判的結果不是談判的結束,而是與供應商業務關系的開始。
25、無論是在國際貿易還是國內貿易當中,合同都是確定有關當事人之間分配風險和利益的法律協議;
26、大陸系從本質上屬于習慣法和判例法范疇,而不是從成文法或憲法衍生出來的一種法系;
27、《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作為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為不同國家的交易商使用貿易術語提供了一個標準,有助于減少不確定的風險。
28、采購供應戰略理所當然地對制定合同產生影響;
29、如果商品是以信用證方式購買,其所有權在交貨后轉讓;
30、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與履行相關的風險有可預見的操作型風險和結構型風險,結構型風險直接與每一運轉實體相聯系。
31、明確采購需求的目的是向供應商提供滿足用戶需要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因而,在選擇制定采購說明的方法時,只需要考慮所需采購的產品或服務的屬性;
32、對于比較容易地能從一個特定供應商處采購到的簡單商品,更適合用供應商和行業編碼來明確該商品的規格。
33、一個企業在采購產品和服務時,利用大量現有的的標準當然是有很多好處的,但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也可以完全不采用。
34、對于企業所要采購的產品從事價值分析和價值工程(VA/VE)研究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必要的。
35、資本性采購需求并不總是產品,有些時候也可能包括某些類型的服務。
36、采購說明主要是用來向供應商提供所采購產品信息的,所以采購說明中即使是財務,技術等相關聯系人及聯系地址、電話、電子郵件地址等都要包括其中。
37、分散交貨的方式雖然使企業進行大批量采購成為可能,并減少了存貨持有成本,但相反卻增加了訂貨成本。
38、某公司需要采購一臺大型生產用機器設備,做成本預算時,要考慮該設備的價格,當然還要考慮到該設備的運輸、安裝、運行、維修保養等費用。
39、在采購項目的申購與審批過程中,不應因采購項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審批程序。
40、由于服務是無形的,所以在明確采購需求時比較難以明確。因此,一般是根據服務方法加以描述。
41、企業為采購項目制定的服務目標是設定供應商評價標準權重的基礎;
42、損益表說明的是一個公司在一段時期內的收入與支出狀況;
43、企業對供應商評價是企業再次評價市場風險的基礎,無論一個供應商是否成功地通過了評價,企業都應該與其分享評價結果。
44、在獲取與選擇供應報價的過程之前,針對采購項目的特定供應目標應該已經確定;
45、在采購過程中,企業希望與供應商所建立的關系類型并不影響獲取與選擇報價的方法;
46、在獲取和選擇報價的多種方法依其程序的正式性和嚴格性程度而有顯著不同。
47、在獲取和選擇供應商報價的過程中要分析供應市場,首先有助于了解市場上的供應風險的總體水平,其次還有助于確定和選擇那些最能滿足供應需求的細分市場;
48、在獲取與報價時,當供應市場的供應商數量較多且供應商的報價偏差較大時,不宜采用正式招標法;
49、在獲取與選擇報價的流程中,只有當成功地與供應商簽署合同時,才告知未中標的供應商他們沒有被選中。
50、在兩段式招標方法中,最終的采購決定通?;谧畹偷脑u價價格;
51、當發生艱難風險時,僅僅與尚未實施的履約責任有關,不能免去過去的履約責任;
52、在解決國際合同爭議時,和訴訟方式比較,更普遍的是偏愛仲裁的方式,因為仲裁允許選擇中立的仲裁地,仲裁程序設計和仲裁人的選擇都由雙方當事人來決定。
53、合同管理就是要跟蹤和監督它的實施過程,以便在出現問題時能免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54、在合同管理團隊中,項目組應由風格相同的人員組成以保持一致。
55、市場交易型的采購項目要特別控制溝通渠道;
56、合同管理計劃中應該規定,合同經理要對合同的執行負全部責任以保證合同的管理力度。
57、與時間和質量相比,成本被認定為具有更高優先級別或采取項目的支出很高時,對合同管理中的成本風險進行評估就顯得特別重要。
58、沒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類的風險登記表是不完整的。
59、以固定價格為基礎的合同比成本加成定價型合同要求有更多更好監督。
60、減少合同違約風險可以通過定期確認合同是否按要求的關鍵路線執行而得到實現。
二、單項選擇題:
61、在最低所有權總成本中,時間成本的影響是由于:
A、計算供應商的將來和現在的能力和積極性;
B、計算未來成本的凈現值(NPV);
C、要求所有供應商按照當前匯率計算成本;
D、套期保值法比如期貨買賣;
62、當采購成本或風險相當大并且公司只有有限的技術知識和供應市場條件及選擇時,選擇供應商的數量應該是:
A、一個
B、少數幾個
C、盡可能多
D、數量多少無所謂
63、在接受報價與簽約階段,下面的哪個描述是不正確的:
A、對低價值和低風險的項目,供應商可能會口頭同意接受報價,此種情況下就
不必通過書面的形式證實;
B、送達供應商的采購訂單與所接受的直接反映需求的報價應該相適應;
C、采購訂單或合同的簽字應與公司財務方面的授權范圍相符;
D、無論合同文件的形式怎樣,必須保證供應商有合法的權利簽署協議并使用供
應商依法登記的名字;
64、對于四種類型采購項目的評估報價的標準,以下描述哪個是不正確的?
A、瓶頸項目應采用基于積極性與能力的評估標準,
B、關鍵項目應采用基于積極性、能力與成本的評估標準;
C、杠桿項目應采用基于價格/成本及能力的評估標準;
D、日常項目應采用基于價格/成本的評估標準
65、在談判的準備階段,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A、主要任務是提出建議分析聚會以及討論價格;
B、要進行對談判和對供應商的績效評估;
C、要制定出談判目和策略;
D、和同事一起討論、檢查談判的效果;
66、在與具有合作伙伴關系的供應商進行談判時,談判的方法和側重重點應該是:
A、以所有權總成本為導向,強調雙贏;
B、以價格為導向,注重戰術和手段的使用;
C、以價格和服務為導向,強調討價還價;
D、以達成協議為導向,注重感情交流;
67、在談判會議的驗證階段應該做的事情是:
A、雙方都應該對協議草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進行驗證;
B、雙方都應該驗證對一些關鍵問題的理解;
C、每一方都應該讓對方感到壓力;
D、雙方都應該從他們各自經理處征得對協議草案的批準;
68、確定談判目標時的三項活動是;1、確定變量和選擇2、確定談判目標3、確定最好的和最壞的目標,這三項活動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A、1、2、3
B、3、1、2
C、3、2、1
D、2、1、3
69、折衷是指( )的活動,是為獲得對方讓步而經常使用的方法。
A、情感說服
B、彌合差異
C、邏輯論證
D、確認差異
70、下列哪些情況不是在起草"買方的商品檢驗"條款時要考慮的:
A、什么時候進行商品檢驗;
B、商品檢驗是否由第三方來進行;
C、誰來支付將貨物運到檢驗地點的費用;
D、以上無正確答案
71、以下不屬于知識產權范疇的是:
A、商業秘密
B、已公開的配方
C、專有技術
D、著作權
72、負有小心謹慎的責任而沒有盡該義務且造成損害時所應承擔的責任是:A、過失責任
B、嚴格責任
C、產品責任
D、履約責任
73、下列哪一種關于所有權轉移和風險轉移的描述是正確的;
A、所有權轉移適用于有形貨物,風險轉移適用于所有的銷售合同;
B、賣方負責所有權轉移,風險轉移由運輸中的承運商負責;
C、風險轉移和所有權轉移有可能發生在合同執行的不同點;
D、所有權轉移對所有的合同都是必需的,而風險轉移則不一定;
74、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賣方義務最小的一組術語為:
A、E 組
B、F 組
C、C 組
D、D 組
75、和你簽訂合同的供應商是甲公司,在這份合同簽署之后,一家主要競爭對手乙方公司取
得了甲公司的控股權,在計劃合同時,你應該避免發生的風險類型是:
A、操作型風險
B、一般風險-艱難風險
C、履行的風險
D、結構型風險
76、在項目型合同的情況下,合同經理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A、應該是一個具有高技術技能的專家;
B、應該能夠關注合同團隊的個人特點;
B、具有風險管理技術方面的知識;
D、能夠對合同執行細節問題保持關注;
77、供應合同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A、確保供應商不過多的支付;
B、涉及供應合同的許多問題能夠在它們變得嚴重之前得到避免或解決。
C、在供應商沒有滿足合同要求時,控制供應商的責任和義務。
D、為高層管理提供合同進展報告。
78、準備合同進度表時需要做的第一步是:
A、進行時間估算
B、繪制甘特圖(GANTT)
C、確定有關活動
D、規劃初期進度表并地期進行優化
79、對于評估與項目相關的成本風險,最適合的基礎是:
A、類似大小的項目
B、合同預算
C、合同經理的經驗
D、專家的意見
80、在處理關系問題時,合同經理必須做到:
A、利用所期望的供應商關系作為指導,來評估供應商的機會主義行為;
B、立即清除供應商的機會主義行為;
C、認真挑選供應商,不讓機會主義發生;
D、表明買方公司不會縱容機會主義行為的立場;
81、某化工產品生產企業采購8 臺職工上下班用的班車,這種采購需求應屬于:A、生產的業務性需求
B、生產的資本性需求
C、非生產的業務性需求
D、非生產的資本性需求
82、某廠一臺使用多年的設備中的軸承損壞,該設備制造廠商已倒閉,并且已經損壞的軸承也難以辨別型號,那么,在采購更換所用的新軸承時應該用( )來明確其規格。
A、商標名稱
B、技術規格
C、樣品
D、構成規格
83、對一個新產品的價值工程研究最好在( )階段,因為在此階段,價值工程研究對成本
的影響最大;
A、概念設計
B、試驗
C、生產
D、具體設計
84、在對需要采購的物品的數量進行預測時,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找出影響需求數量的因素
B、確定預測模型
B、收集分析過去的數據
D、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85、一個企業制定采購說明的依據是:
A、采購預算
B、企業的各項供應指標
C、供應目標的優先等級
D、采購成本
86、下面哪種類型的采購最可能需要董事會審批:
A、低值采購
B、高價值的生產性采購
C、高價值的資本性采購
D、日常性采購
87、檢測供應商的定單跟蹤系統是評價供應商在( )方面的一個標準;
A、服務與響應
B、可獲得性
C、成本
D、質量
88、企業終端產品所依靠的某個零部件,屬于企業的( )項目
A、瓶頸型采購
B、關鍵型采購
C、杠桿型采購
D、日常型采購
89、供應定位模型中,關鍵象限的采購項目基本特征是:
A、低IOR/高支出水平
B、低IOR/低支出水平
C、高IOR/低支出水平
D、高IOR/高支出水平
90、在成本、質量、可獲得性和響應等因素方面給予一定的權重比例的整體評分法適合于( )評價。
A、供應商能力和積極性
B、供應商積極性
C、供應商能力
D、供應商感知
91、當采購日常型項目時,適宜與( )供應商建立優先級別很低的現貨采購業務關系。
A、維持型
B、盤剝型
C、發展型
D、核心型
92、當對關鍵型采購項目設定權重時,買方應該:
A、不使用權重和比率的方法;
B、在成本、質量、可獲得性和響應方面給予相應的權重。
C、在質量方面的所有標準標準給予最少的權重;
C、在風險有關的例如可獲得性因素相比,給成本更少的權重
93、一個供應商的產品成本為12 元,它為不同買方提供了不同的價格,對甲為30 元,對乙為22 元,對丙為15 元,對丁為10 元;你認為該供應商對丁的感知是:
A、維持關系
B、盤剝關系
C、發展關系
D、核心關系
94、下列哪一項不是合同管理計劃的要素:
A、政策和程序
B、合同質量計劃
C、合同進度表
D、上述答案沒有一個正確
95、為什么合同檢查會議應該包括那些來自供應商所有相關部門的代表:
A、核實供應商遞交的關鍵績效結果
B、了解供應商方的每個關鍵流程的工作情況;
C、判斷供應商的成本增加;
D、提高買方的問題和請求可以得到快速和準確的回答的可能性;
96、如果企業原來認為某采購項目為日常型采購項目,但在經過供應商評價后,企業發現所有候選供應商都面臨財務困難,企業就應該將這個采購項目列入( )項目。
A、瓶頸型采購
B、關鍵型采購
C、杠桿型采購
D、日常型采購
97、下面的描述錯誤的是:
A、offer 即發盤,在采購或簽約的意義上,意味著提呈的接受或被拒絕;
B、Tender 即投標,非常正式的報價,投標書一般是被密封遞送的/
C、Bid 即提案,是一個意向性的而不是正式的報價;
D、Quotation 即報價,一般用于不完全正式的場合;
98、下面的描述中哪個是錯誤的:
A、獲取與選擇報價流程的一般步驟,當邀請的供應商多時,步驟就會多些,邀請的供應商少時步驟就會少些。
B、獲取與選擇報價流程的一般步驟,不論邀請供應商的數量是多還是少,這些步驟都會有涉及;
C、獲取與選擇報價流程的一般步驟,不論這個流程是正式的還是相對非正式的,這些步驟都會涉及;
D、獲取與選擇報價流程的一般步驟,隨著邀請供應商數量的多少和正式程度的改變,每一步驟的復雜性會有所變化。
99、獲取與選擇供應商報價的方法可以由多個維度考慮下列選項哪一個是不需要考慮的:
A:要聯系供應商的數量
B、采購公司的規模
C、使用的方法或流程
D、評估報價的標準
100、在獲取與選擇報價時,采用正式招標法時下面哪種情況不適用?
A、采購相當復雜,例如大型建筑項目,且采購過程應以文件的形式很好的記錄,以保證管理控制和內部反饋及估價的需要;
B、采購價值非常高,且公司政策要求有充分的采購理由以及執行程序都是可行的,包括所要求的任何審核;
C、當供應市場的供應商數量較多,且供應商的報價偏差較大時。
D、市場條件或產品變化迅速;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5 分)
101、在明確所需采購的化學藥品的規格時,除了需要向供應商明確化學藥品的構成成分和比例外,還需要明確:
A、運輸方式
B、樣品的選擇與準備
C、檢測方法
D、檢測設備E、驗收的范圍與標準等
102、下面有關采購預算的描述正確的是:
A、預算也是一種計劃,是用于安排和控制企業運作的。
B、一項預算的詳細程度是可變的,并不是被擬定的越精確越好;
C、一個企業規劃采購預算時,需要采購供應部門和其它各職能部門之間進行充分的討論和溝通;
D、每一個部門的預算都應該按業務性支出或資本性支出分別列支;
E、采購預算并不能對供應規劃產生影響;
103、在明確需求和規劃供應過程中確定優先級別時,應考慮的因素有:
A、采購說明的更新時間
B、產品的技術變化速度
C 采購項目的支出水平
D、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104、在供應可獲得性能力評價時,構成供應保障的因素主要有:
A、供應商獲得原材料以及其它所需投入的保障程度;
B、供應商的產品范圍;
C、財務穩定性;
D、采購項目在供應商核心業務中的重要程度;
E、供應商市場地位的持久性;
105、下面哪些合同是運作型合同:
A、一個工廠擴建合同
B、辦公室清潔合同
C、公司銷售人員的車輛保養合同
D、為公司常務董事購買一輛新車E、對作為瓶頸項目的產品包裝的采購
106、以下有關無定額合同的描述正確的是:
A、無定額合同和定額合同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無定額合同對采購金額沒有限定;
B、無定額合同也被稱作"總括合同"或"框架合同"
C、無定額合同實際是賣方給買方一個固定報價,而買方不必就交易數量向賣方承諾;
D、無定額合同比定額合同更有利于賣方,所以相對來說報價就會更優越;
E、在無定額合同中,買賣雙方可以協商訂立一份在某段時間內對所有買賣都有效的協議;
107、一個典型的保密條款應當包括的因素有:
A、商業秘密的定義
B、對不泄露商業秘密的義務的陳述;
C、保密措施;
D、當一方違反保密責任時另一方可采取補救措施;
E、保密期限;
108、下列哪些類型的合同可能需要有價格調整條款:
A、現貨合同
B、無定額合同
C、定期采購合同
D、定額合同E、合伙與合資合同
109、合同管理計劃的制定一旦完成,就應該被有效實施,為此,必須保證做到以下幾點:
A、評估合同風險
B、每件工作都有一個具體的目標且責任到人;
B、關鍵的風險領域已經被排除;
D、時間、成本和質量之間的均衡損益被清楚的理解
E 所有的工作都要與合同目標聯系起來;
110、關于合同的終止的描述正確的是:
A、合同終止往往對供應商不利;
B、為防止合同終止造成太大的風險,應該制定應急計劃;
C、合同的終止可能導致買方和供應商的法律糾紛;
D、合同的終止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聲譽;
E、合同的終止導致了雙方都輸的局面
111、在使用加權評分法作為報價評估的標準時,下面哪一種描述是正確的?
A、加權評分是依據反映供應商相對重要性的一系列加權標準對其進行評分,全部得分最高的供應商將被授予合同/訂單;
B、在使用加權評分的標準時,成本應與全部其它標準一樣對待;
C、用加權評分法評價供應商主要考慮兩個決定其績效的關鍵要素,即能力和成本;
D、使用加權評分法之前,應確保對供應商的選擇是建立在對許多相關標準進行全面評價的基礎之上;
E、加權評分法適用于在總需求未知以及供應商無法據此報出精確價格時。
112、在接受與評估報價時,有關對價格的合理性判斷根據的描述哪些是對的?
A、價格是否具有競爭性,是不能夠簡單判斷其合理性的,不能假設所提供的價格老師有競爭性的。
B、價格在成本、訂貨數量、說明、交貨進度表等方面發生了變化之后與以前支付的是否大體相近
C、價格是否透明;
D、價格是否印證了你對現行供應市場條件的看法;
E、是否有公開市場價格或指數來反映或構建所期望的價格;
113、在談判中,變量是指:
A、通過談判可以找到的可衡量的結果;
B、是談判中面臨的任何事情,比如價格、質量、交付條款等;
C、應該總是為變量設立談判目標;
D、對談判雙方來說總是相同的,
E、是組成談判目標的一系列要素;
114、制定談判策略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是:
A、所要談判的問題的順序;
B、談判戰術的應用;
C、雙方相對的優勢和劣勢;
D、自己的談判目標;
E、對方的立場和可能的利益;
115、一個成功的有技巧的談判者在談判時應該避免出現以下哪些現象:
A、使用令人不快的詞句;
B、進行辯護或攻擊;
C、當不同意對方觀點時立刻提出相對立的建議;
D、為解釋一個立場提出許多理由;
E、反復對問題進行歸類;
116、需要長期采購的瓶頸型采購項目應選擇( )的供應商;
A、能夠盡可能地滿足企業的采購需求;
B、響應積極;
C、不會濫用其強有力的談判地位優勢;
D、將在長期內連續供應企業所需產品;
E、在可能給采購企業帶來很大風險的領域具備特殊能力;
117、激發供應商積極性的措施通常包括:
A、開展反向市場營銷;
B、準時付款以證明本企業是供應商的一個優質的客戶;
C、增加從該供應商處的采購量;
D、提供生產資金并幫助供應商整合其IT 系統;
E、為供應商指派一個賬戶經理以方便其業務交往。
118、在供應商感知模型中,發展象限的供應商( )
A、如果真正有潛力發展業務的話,有可能變成適合于伙伴關系;
B、是具有吸引力的,因為他們具有高能力,即使他們的積極性很低;
C、是具有吸引力的,因為他們具有積極性,即使他們的能力很低;
D、是合適的,如果僅僅需要中等的合作能力;
E、是有吸引力的,通過感知其未來業務潛力;
119、在確定采取獲得與選擇報價的某種方法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
A、管理成本最小化的需要;
B、供應風險的程度;
C、合同的價值;
D、與供應商發展良好的商務關系的需要;
E、過程中的責任性和道德性因素;
120、限制性招標意味著什么
A、在采購公司中,只有被批準的人可以參加招標流程;
B、只有被邀請的供應商可以參加投標;
C、采購方不希望任何單個供應商可以滿足所有采購說明
D、高度專業化的需求;
E、價格是最重要的評估標準;
文章來源:采購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中心 www.xcrzkj.com
版權所有 采購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中心 建設單位 國家職業資格信息中心
采購師考試采購師培訓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33712號
未經許可嚴禁復制或鏡像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